科研与学科建设

【项目申报】关于做好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经济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2-11 10:05    作者:    来源:     点击率:次     打印

各位老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现组织开展经济专项申报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选题方向

本次专项课题共9个选题方向,申请人应全面深刻领会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着眼于推动全会部署的九个方面工作任务的落实,根据选题方向设定具体研究题目,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进行科学论证,切实为推动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提供智力支撑。

1.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内需

2.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

3.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4.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山西

5.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6.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7.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 乡村全面振兴

8.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9.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实施方式

本次专项课题由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统一 组织申报、评审、立项、结项。立项课题给予一定资助经费, 研究时限原则上为6个月(以立项时间为准)。

三、申报条件

1.申请人:应熟知省情政策,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现为我省高等院校,省、市委党校,省直各有关社科研究单位以及省级重点智库的研究人员;能够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实施,原则上每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2.课题组:应组成课题组,成员7人左右。鼓励吸收实际工作部门(包括公务员)参与研究,鼓励申报单位与知名 智库开展联合攻关研究。

3.依托单位:申报课题必须依托申请人所在单位; 一个课题只能有一个依托单位;依托单位应设有科研管理部门, 具体负责立项课题管理工作。省级重点智库研究人员申报 时,以智库主办单位为依托单位。

 、申报要求

1.课题研究要突出政治性、政策性、实践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着眼于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推动,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思路举措。

2.省级重点智库应发挥带头作用,申报数量原则上应当不少于1项。申报及立项情况将作为省级重点智库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3.不得以已结项或在研的各级各类社科研究项目相同内 容的同一成果再次申报。已通过其他渠道报送省领导及省相 关部门的研究成果或建议,不在申报范围。

五、成果要求

1. 申报成果:课题申报时应当提交初步研究成果,字数 在3000字—5000字。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2.结项成果:立项课题应在规定时限内提交1篇研究报告,篇幅在1万字—2万字,并附10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

3.成果使用:如获立项,相关成果如公开发表或向相关单位报送,须经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同意,并注明“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经济专项”字样。

六、报送要求

1.纸质版材料:①盖章审查合格的纸质版申请书1份;②活页7份(7份活页逐份摆放,夹在申请书中缝位置);③申报成果7份(7份成果逐份摆放,在活页之后夹在申请书中缝位置);④汇总表1份。申请书及活页均使用A3纸双面印制,不得单面印制,不得更改表格格式。申报成果使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活页及申报成果不得体现申报人信息。每个申请人的申请书、活页、申报成果装入一个文件袋,文件袋用黑色记号笔标注申请人姓名,如“李华”。

2.电子版材料:申请书、活页、申报成果提交word 文件格式,汇总表提交excel文件格式。每个申请人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以申请人姓名命名,如“李华”。文件夹内包括申请书、活页、申报成果电子版,例如“李华申请书”“李华活页”“李华申报成果”。每个学院形成一个压缩文件包,以“学院名称+2025年度经济专项申报”命名,如“马院2025年度经济专项申报”。

3.报送方式:请于2025年2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交至科研科,电子版材料发送至jgkyk@163.com,学院统一上报科研院逾期不予受理。

七、组织领导

1.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严格把好 申报质量关。要按照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对申请书所有栏目填写内容,特别是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选题 和论证的科学性、可行性,课题组是否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进行认真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印章(如填写 “审核通过”)。

2.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及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申请人所在单位要严格核查以下情况:①申请人个人身份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并确保没有知识产权争议;②申请人申报题目及主体内容是否与本人已经结项或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省社科规划课题等国家级及省级课题雷同或相似。如出现弄虚作假、瞒报等现象,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如获立项,予以撤项。


上一条:关于推荐省社科理论评审专家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签订2024年度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第二批项目任务书的通知